业态融合增活力 就业增收惠民生——贵州安顺聚焦“三融合”打造特色就业援助品牌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6:32
信息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
字体: 【 大 中 小 】
视力保护色:
9月9日,
《中国劳动保障报》刊发
《业态融合增活力 就业增收惠民生——贵州安顺聚焦“三融合”打造特色就业援助品牌》文章,报道贵州安顺实施“安心就业·助航若飞”就业援助专项行动,推动产业+就业”“协作+就业”“引导+就业”三融合,打造具有安顺特色的就业援助品牌。

今年以来,贵州省安顺市深入实施“安心就业·助航若飞”就业援助专项行动,聚焦“产业+就业”“协作+就业”“引导+就业”三融合,打造具有安顺特色的就业援助品牌。截至今年7月,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.41万人,帮助6294名失业人员及时再就业,帮扶4675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。
“产业+就业”融合 双轮驱动谋发展
产业兴,就业旺。为帮助重点群体尽快实现就业创业,安顺市人社局围绕安顺市“两城三基地”建设,加强与特色食品、装备制造、旅游等产业企业的对接合作,动员辖区内经营业绩好、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,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开发一批有保障、无年龄限制、无技能要求、学历门槛低的岗位,积极推动“产业+就业”融合。以镇宁蜂糖李产业为例,22万亩的蜂糖李产业,共带动2779户1.2万人实现就业,人均增收4.2万元,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。
在政策扶持方面,安顺鼓励辖区企业在乡村设立生产加工点或车间,发展“安心工坊”,对符合条件的认定“一县一企”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认定就业帮扶车间97个,建成“安心工坊”23个,吸纳就业人数超1万人。

“协作+就业”融合 劳务对接精准化
打好“协作+就业”组合拳,破解就业压力。一方面,安顺积极与广东、浙江等省的劳务协作站紧密对接,建立9个“头雁”服务站,连续两年评选表彰百名优秀“头雁”,推动千名“头雁”与“安心干”平台链接合作、融合发展。截至目前,“安心干”平台注册用户突破79万人,与240家优质企业、38家省外人力资源机构、10个产业园区建立了对接机制。平台累计提供就业服务超57万人次,促进就业7.74万人,其中7.03万人通过“优岗转化专项行动”实现薪资提升。
另一方面,积极推动重点用工企业与本地职业院校、技工院校、高校、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。今年5月,来自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的100余名学生走进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企研学实践活动。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:“此次校企实践活动,搭建起校企沟通的桥梁,能够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技能实践人才,在公司生产端加速绿色科技‘落地生金’,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共赢。”

“引导+就业”融合 织密服务保障网
如何把就业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,引导群众精准就业,安顺以打造“安心干”就业服务站、“结对子”引导为着力点,织密就业服务网,打通民生保障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据悉,安顺拟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个“安心干”就业服务站,指导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,深入推广运用“安心干”平台,为求职群众提供岗位推介、职业指导、薪资评估、优岗转化等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,助力其明晰职业发展路径。
今年以来,安顺还持续开展“四联四帮·惠民乐业‘1+3+N’”就业专项服务行动,积极组织广大党员与援助对象紧密“结对子”“交朋友”,通过常态化的沟通交流与关怀帮扶,从思想层面引导援助对象摒弃陈旧观念,树立起积极、正确的就业观念,以良好的心态和认知投身求职就业,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(作者:本报通讯员 黄维勇 曹向毕)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